
为啥济枣铁路枣庄南站要往西移3.5公里?
3.5公里放大了说对市区人员出行影响不大,开车无非多几分钟而已。
很多网友对南站从杨庄西迁到聂庄持悲观态度,认为此举是偏心新城,对市中峄城融合发展不利。其实完全没必要担心。
首先从交通时间来说没太大影响,3.5公里完全没有问题。这两地都离世纪大道很近,道路宽敞通畅,车速不会低于60,尤其是聂庄地区以后会是世纪大道的交通枢纽。反而杨庄距世纪大道较远需要重新修干道。
其次杨庄附近村庄较多还有龙子心中学道路拥堵可能性较大。聂庄北边村庄稀少,南边村庄较小人口稀少。
第三目前国内规划的高铁新站原则上都是建立在郊区地带,给以后发展预留空间。但是高铁站周围绝对不会发展成市区中心。为了一个高铁站就建立一个新城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高铁站无论建立在杨庄还是建立在聂庄对峄城城区市中区城市发展方向影响不大。峄城区不会因为车站远了3.5公里就转而往台儿庄方向发展。市中区不会因为远了3.5公里就往东往北发展。永安镇不会放弃镇***驻地跑去聂庄,不论是杨庄建站还是聂庄建站,优先发展的还是永安镇周边,毕竟永安已经有成熟的社区学校医院,离城市更近。
从目前市中区的规划看还是围绕东湖公园往西发展,聂庄北边的夏庄建设工业园区,聂庄莲花山周边建设康养旅游区。高铁站很可能设立在莲花山山南莲花山生态园边上,对莲花山周边的旅游开发也具有很强的带动。
况且市***在建议西迁的时候已经说明了主要原因,经济实惠。村庄少有利于征地减少投入,距离世纪大道枢纽近交通上投入可以减少一部分费用。
就目前大城市群抢人政策来看,枣庄大容合的那天恐怕是没有了。还有,炒房增值的神话以后也不会再来了,房子,未来会像汽车一样沦为谁见了都会咬一口的唐僧肉。高铁,是只能让愿意买票的人更多的走出去。
有总比没的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东点西点到底还是留在市中,到底还是相近于峄城。咱也别打翻醋瓶似的争什么首位度,偏居一隅主挺好。再者说,我们的工业园、石榴园、东湖近在咫尺,周边风景名胜也不远,旅游工作两不误,短期看利好不显,但中长期前景光明。小的说造福市中峄城,大的说授益枣庄。远了看这叫"布局”!
看似有理实则短见,又犯20年前同样错误决策,以为离高铁高速路近,导致以上两高在新城腹地穿过,限制了城区向西发展空间不得不转回头向东向老城区靠近,今天又将枣庄南站往西靠抢占未来东延西接腹地,挤占未来城区空间,重复同一个错误!
旅游高铁枣庄南站西移3.5公里,吸引了枣庄人的热议,枣庄是一个400万人口的地区,在现代高铁建设中,在山东可能是最丰富的地区,仅高铁站就有4个。
高铁南站西移,有利于枣庄中心城区的形成
枣庄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中心城区,五区形成五个单独的城市,枣庄新城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和薛城无缝链接,导致枣庄的中心城区到现在都没有形成。
旅游高铁原***并站枣庄高铁站,因为面临现实的技术原因,并站枣庄高铁站成本过高,在加上市中的极力争取,旅游高铁决定在市中建设枣庄南站。
旅游高铁在市中建设南站,无疑是经济发展的***,提高市中的经济竞争优势,但是我们还要看到,高铁站的分散建设,导致客流分流,不利于薛城中心城区的建设。
枣庄想发展中心城区人口过百万,必须集中***
南站西移3.5公里,其实就是***优势的西移,南站西移,进一步加快了中心城区城市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建设成一个百万级的大城市做准备。
南站西移对于市中与驿城的融合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说市中依靠南站建设南站新区的机会也会消失,要知道想填满3.5公里的城市空间,就必须建设一个现在的枣庄新城,何况枣庄的建设中心在新城,南站西移,面对就是扩大新城的中心地位,游客一出枣庄南站就看到的是新城,***优势的在集中,才有可能让中心城区进一步加快。
说到底旅游高铁的开通,直接影响枣庄高铁站的客流量,如果有一天临沂并线枣庄南站,可能南站的中心地位会加强,现在的南站西移,就是考虑了旅游高铁的未来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