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足队员愿意降薪去欧洲联赛踢球提升自己,一些高薪男足队员却不愿意出国,你怎么看?
首先要明白一点,不是男足队员不愿意出国,如果真正能有机会出国,在球队立足,我想他们会抓往机会出去闯闯,梦想终究是有的,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也好,还是中国人俗称的光宗耀祖也好,能得到欧洲联赛的邀请那是值得一辈子吹嘘的事情。
但是现实问题是并没有欧洲主流联赛甚至五大联赛的球队愿意引进中国球员,就算引进也是看中中国的市场,真正看中实力的很少。
五大联赛的成绩压力是很大的,国足并没有实力能够立足,哪怕是国内顶尖的水平,强如武磊,也并没有欧洲俱乐部真正发出转会邀请,一切都是传闻,就更不用说其他的球员了。中国职业足球发展了那么多年有几个能在欧洲联赛立足的,以前还有,现在几乎没有了。
而且稍微有水平的在国内联赛效力,薪资待遇肯定好,还有不菲的赢球奖金、进球奖金,国内环境又宽松,平时稍微正常训练一下水平状态就可以保持,下班了可以聚聚会、陪陪老婆孩子,何乐而不为?在国内那么风光,为什么出国,根本没有信心。
而女足就不同了,在国内待遇低,关注度低,因此她们的追求就单纯高尚的多了,纯粹是为了在足球上有更高的成就。她们有机会出去一定是凭借自己的真材实料。如果没有实力,在国内关注度本来就低了,谈不上什么广告效应。
我觉得这两件事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男足和女足都有自己的问题,这是两个联赛和制度的问题,不能每次提到女足就要不由自主的贬一下男足,这样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也有点不公平。
王霜出国新闻出来时我就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王霜证明了国外的月亮不都比国内的圆,咱们男足差老外太多(指的是个人能力方面),但咱们女足并不差,我们女足现在世界排名是第16位,并且我们女足球员在球员待遇问题上也并非就差老外那么多,有时候我们比老外还高。
举个例子,日本女足平均月薪为10万日元不到,澳洲女足年收入不到10万(rmb),巴西女足的月薪也不过5000人民币左右,世界上女足球员收入最高的两个联赛是德甲和法甲,他们差不多分别是30万和20万,王霜这次加盟大巴黎女足,拿的是队内的最高薪50万,相比于国内的100万,少了一半,并且,这其中还有经纪人的抽成,所以,王霜这次出国,其实根本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为了自己的足球梦,这份坚持,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也值得男足球员敬佩。
反过来想,国内女足像王霜这样的例子还是太少,单一个王霜其实还不能代表整个女足,因为从现实的角度看,我们高水平的女足球员一年拿到的薪水不比欧洲主流女足联赛的球员少,并且女足菇凉一年到头来赚到的钱其实并不多,她们完全没必要出国留洋,毕竟女足不比男足,她们的巅峰期比较短,职业生涯也不长,趁年轻,多赚钱才是王道。
王霜这只是个例,所以题目这个说法有点不妥(如果后续有更多的女足球员出国留洋的话,那你们就当我这段话是放屁吧...)。
王霜的坚持固然值得感动,但不能就以此来黑男足,男足球员虽然拿的是高薪,但他们不是不敢出国留洋,事实上,如果男足有能力出国留洋的话,他们赚到的钱会更多,之所以到现在还鲜有当打之年的球员在五大连赛效力,其根本原因在于球员的水平有限,而非球员的高薪水问题,从问题的本质看,这是两码事,男足球员的高薪是另外***事,不能混为一谈。
补充:男足的高薪是市场选择的,我们如果想让女足高薪的话,那就多多关注女足吧。
北京时间8月3日,中国女足主力前腰王霜正式加盟法甲巴黎圣日耳曼女足。在接受***访时,媒体了解到王霜虽然拿着巴黎圣日耳曼女足的顶薪,但是也仅仅是在国内女超联赛待遇的一半。而她说,踢了15年足球,想给自己一个交代,想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
据了解,王霜在女超联赛拿的是相当于外援级别的顶薪,比一般的女足队员待遇要高很多。但是她仍然愿意放弃高薪去国外闯荡。这种精神值得钦佩!
相比而言,国内有实力的高薪男足运动员这些年已经很少有人出去踢球。即使出去了,也因为受不了竞争,最后还是灰溜溜的回来了。像张玉宁这种愿意在五大联赛坐冷板凳,愿意去小联赛竞争的球员简直屈指可数。
原因很简单,国内的薪水高,队内竞争压力没有国外大,有主力位置保障。如果去到国外,不仅薪水大幅度下降,还可能一直看饮水机,得不偿失。
举个很明显的例子,董方卓当年加盟曼联,原本是前途无量的希望之星,最终却成了伤仲永。究其原因就是训练懒散,不求上进,白白挥霍自己的天赋,最终黯然的离开了曼联。 而这样的***其实不止一件。
相比当年的孙继海、李铁、范志毅、杨晨等老一代国脚,现在的国内球员太安于现状了,没有半点国家荣誉感。这样的一群人为国足效力,怎么能指望他们踢出好成绩?怎么能指望他们带领中国足球取得进步?
境界!有人为足球而投身足球,有人为钱而投身足球。都是为了梦想而努力,无可厚非。但是无论梦想是什么,既然以足球为职业,就应该敬业,尽自已的力量做到自已所能做的最好!中国男足差的就是这点,不尊重足球,不敬业。
中国女足球星王霜加盟巴黎圣日耳曼队的消息引发了不少话题,23岁的她与俱乐部签订的是为期两年的合同。不过,据说王霜此次留洋的薪酬在15万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20万,将比在国内时还要少一半。巴黎圣日耳曼女足上赛季进入了女足***的半决赛,虽然输给了里昂女足,但也足以说明自身实力。毫无疑问,王霜是奔着世界顶尖俱乐部锻炼去的,不是为了赚钱。和很多“出口转内销”的男足球员留洋经历相比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些男足球员原本在欧洲踢球,但却为了高薪又回到国内加盟中超,说白了这就是“镀金”而已。
至于题目的说法,其实是男足球员鲜少有实力留洋,即便留洋也更多是打不上主力甚至比赛,被海外球队当做拓展中国市场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出国踢球既得不到锻炼,处境也很尴尬。职业球员的黄金期就是那几年,一旦耽误了可能是鸡飞蛋打。从这个角度上看,很多男足球员想在有限的职业生涯在国内多赚点钱是可以理解的。
而像王霜、王飞这样的女足球员在全世界范围内水平也是不错的,她们的留洋不会陷入变成“拓展中国市场的工具”的尴尬之地,而且能够担任主力球员登上***赛场,这是她们在更高殿堂实现足球梦想的机会,就算损失一些钱也值得。
当然,外界对于男女足联赛市场的关注差太多了。女足联赛鲜有人关注,而不管国足水平如何,亚冠、中超、足协杯等比赛还是有很大市场的,两相对比,男、女足球员做出不同的选择也就没什么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