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电动汽车与国外电动汽车的差距在哪里?
个人认为,从政策角度来说,首先国外推行节能减排环保概念比我国要早,技术起步早。我觉得有以下方面差距
2普及充电领域:充电桩的覆盖,维护,人员搭配。
3维修保养领域:电动车市场维修保养店少,专业维修人员匮乏。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度不够。
随着我国对电动能源车扶持力度加大,我相信未来中国的电动能源技术会蓬勃发展。
你要说差距那就要分成很多种类,围绕电动车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很多,例如渠道,认知度,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等。
国内的电动车跟国外的电动车差别主要还是技术方面,电动车三大要素,电池电机电控,电池技术方面国内就宁德时代,比亚迪领军,以特斯拉为例,他所拥有的电池技术一开始就是国内模仿解析的重点,电控方面就主要看互联网技术,这点国内成熟的时候也不会差,电机技术主流的就那几种,也大差不离。重点还是电池容量密度问题。
国内和国外的电动汽车主要差距还是技术!
电动车的技术差异还是动力蓄电池上!
但是许多在用电动汽车的人都知道这只是理论数据,实际的数据远低。
而国外比如日本:丰田在2014年就推出了氢燃料电池车—丰田Mirai 一次满电能跑750公里,实测距离!
其实,中国市场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是在特斯拉共享电池技术后。
不论国内国外,动力是电动汽车的关键,在电池技术共享之后,新能源充电汽车也就没太大的技术难题,换句话说就是意味着只要你有钱有实力,制造出一辆充电汽车就是分分钟的事,
这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的原因,因为动力问题共享了,其他的就并不需要太大技术含量,而且特别是国内那些在汽车行业打造了十几年,已经有了丰厚的底蕴和经验,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想要制造一款新能源充电汽车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不过国内比国外还是有些优点的:
1.价格:一台特斯拉Model X 顶三台国产顶级电动汽车
说起新能源汽车来说都不陌生,新能源汽车这两年在国内遍地开发,可谓是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啊,随着政策的不断扶持,也让过内新能源汽车车企尝到了不少的甜头,对于过呢电动汽车与过外电动汽车来说差距在哪呢?
从新能源汽车的差距上面,首先是在电池的管理技术上面,现在国内能够自主研发BMS管理技术的车企还是少之又少。
以国内新能源做的比较好的比亚迪为例,比亚迪BMS只是掌控管理着了100多个电池,而特斯拉的电池管理技术控制着8000多个电池,其中不包含其他的功能。
其次在电池技术上面,与国外电动汽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目前宁德时代的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40Wh/kg,2019年将推出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80kWh/kg以上的NCM811电池,并***在2020年之前将电芯能量密度提升到300Wh/kg。
而松下作为众所周知的圆柱形电池领跑者,其NCA材料18650电池最高单体能量密度已达到250Wh/kg,21700圆柱形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40Wh/kg,在电池上面相差一代左右的差距。
其次在车里的调校上面,基本上国外电动汽车有自有的电动汽车平台,而国内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的话,只有区区几家,基本上还都是套用燃油车的平台。随着国内技术的进步,中间的差距也是在缩小。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你好,我是合众君,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问题,以下为我从事汽车行业五年的个人见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国外比国内较早注重电动车的发展,对于未来汽车生活有一定的展望。他们发现汽油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燃油车的供应需求,纷纷明确燃油车退出时间。于是有了政策的激励,很多国外车企疯狂研究新能源车型,所以国外电动车有一定的技术积淀,电池、电机和电控都很先进,且质量相对比较稳定。
而国内电动车的发展相对较晚,很多自主电动车都需要引进国外的技术和部件,想要一台质量相对较好、续航里程很能满足需求的电动车相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要贵出不少。且全国还不能普及充电设备,在中小城市无法享受地补,充电设备较少,中小城市的居民购买的欲望不高。
CNG(天然气)也是新能源,为什么国家只注重发展电动汽车?
关键是能否再生。
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电,可以水电、可以风电、可以光电,甚至是原子能(姑且算它是可再生)。
这些可再生的“新能源”,不需要花费“外汇”购买,不需要我们用劳动果实换汇。
想象一下,用劳动果实换汇,然后买石油和天然气回来,“烧掉”它,很可悲的。
我国从西气东输,目前西部天然气己到达郑州。到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管道引入我国的发展战略情况来看,正在稳稳的一步步推进!特别是我国的东部一些省份,不仅城市用上了天然气,而且农村也用上了清洁能源一一天然气。这些干净、清洁能源在农村的广泛推广和使用,结束了家家户户袅袅炊烟的历史!走进农家厨房,引入眼帘的是洁白的墙壁瓷砖、洁净的餐具和整体橱柜,大大减少了污染,使农村的天空更兰!农村袅袅炊烟的风景恐怕只能从文人墨客的美丽画卷中寻觅!俗话说饭得一口一口吃。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投入的加大,使用、应用天然气将迎来广阔灿烂的明天!这个答案目前就能从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河北省污染天数一年比一年少找到答案!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发展趋势和潮流!随着二十一世纪5G技术、电瓶技术、无线充电技术、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电动传动系统技术的突破,电动汽车将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布局***展快,特别是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积累,整个汽车工业脱胎换骨,中国汽车已从仿造、制造向创造转变!为此中国的电动汽车也亮相国际车展!发展速度令世人震惊!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华大地上笔直绿色大道上跑的是零污染的电动汽车!山青水秀广袤大地的农村全部用上洁净能源天然气,届时天会更兰、山会更绿、水会更清!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已经越来越多,而众多燃油车的使用不仅加重了一些不可再生***的使用,尾气排放还污染了环境,于是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在世界***匮乏,我国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随着对低碳生活的追求,新能源汽车也逐渐走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能源汽车是使用除传统燃料以外的其他燃料的车辆。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如下:
1、石油***日益减少且不可再生,中国电力***丰富。
2、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3、国家大力倡导,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
包括新能源汽车购置价格上的高额补贴,以及不限行不限号等政策。以及充电站的大量建设,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意义
1、提高经济效益。新能源汽车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使用并提高燃料的使用率,在发动机动力系统等方面的制造也有一定的突破,从多方面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宏观大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能源安全重视程度的加深,消耗化石能源的内燃机在公路交通领域逐渐被其他能源的动力系统所取代,这也为以电动化为技术背景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来了良机。例如,早在19***年,日本就根据《京都议定书》中针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并制定了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之后的《巴黎协定》更是进一步表明了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心。到2018年,以欧盟成员为主的多个国家都对限制或终止内燃机销售注册作出承诺甚至出台法案,例如法国宣布在2040年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的销售,英国同样决定在2040年禁止内燃机汽车的销售。还有一些国家在时间上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挪威将这一时间确定为2025年。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工信部表示,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已经开始研究,而双积分管理办法则已开始实施,以此来要求和激励各企业改善传统汽车节能水平。
第二,持续有力的多维政策激励机制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内在的环保性和技术升级特点,成为我国绿色发展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国家在国家战略、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和产业政策四个方面构建起由上而下的四维激励政策体系。在国家战略方面,表现为在政策层面重点培养,在许多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在税费减免方面,在2014年发文免除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在2015年发文给予新能源车辆车船税优惠。在财政补贴方面,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并推广至全国,并给予新能源汽车项目每年一定的资金支持。在产业政策方面,出台多个文件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给予新能源运营以补贴等等。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
首先,电力作为燃料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早期的驱动车当中,所使用的就是电力。
但后来随着石油产量的增加,燃料价格降低,使得燃油汽车在20世纪初开始变得流行起来,电动车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现如今,由于石油价格的上升,使得电动汽车重新开始流行起来。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且中国对石油的对外依赖度较高,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对石油的大量需求;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大量的汽车尾气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节能减排也是对环境的一个保护;汽车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不能落后,要借新能源这一波发展趋势实现弯道超车,以实现汽车强国
为什么有人说电动汽车是***的新能源汽车?
这只不过是喷子的言论,论据无非就是电虽然清洁,但当前发电同样产生大量污染,还有电池一样是重污染源。这些论据在当前确实是事实,但他们选择性忽略了发电技术和电池技术仍在飞速发展,而内燃机技术几乎已经到了极限,如果不推进新能源车,再过10年,汽油车排放量还会和现在几乎持平,而电动车,经过10年的技术发展,新型电池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清洁发电占比的不断扩大,排放量降会大大降低。再一点就是人是有惰性的,如果不把限期淘汰汽油车的包袱压给车企,那车企绝对不会花大把费用投入到发电和电池技术的研究上,那别说10年,50年电池技术都可能在原地踏步,新能源更遥遥无期,真的到了石油耗尽再急着去研究新技术,那就来不及了
这个问题都不重要。关键在于我们发展电动汽车是出于什么目的。
要是主要目的是圈钱,大家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好。
要是现在的主流环保,节能,便捷生活的理念而发展电动汽车那就很简单分辨孰优孰劣了。只要从它们的生产,使用过程,再到报废多无害化处理三个步骤中设定一个相同的标准,看是汽油车产生的废弃物多?还是电车多就可以。。只要好好查询资料应该都有现成的吧?
所谓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根本就不如燃油汽车,我个人的观点是
1、燃油汽车发动机热效率普遍可以达到35%-40%之间,然而电动汽车是火力发电(至少主要是火力发电),燃煤热效率只有20%,还要经过线路损耗,然后再转化为电能,实际热效率能有15%就不错了,第一回合:燃油汽车完胜!
2、燃油汽车属于化石能源,燃烧会产生污染。电动汽车看起来没有产生污染,实际上他的能量是烧煤发电而来,在汽车使用端没有污染,但是生产端污染要大于燃油直接燃烧,毕竟众所周知,化石能源要比煤炭能源更加清洁,诸位不信可以再次看一下《苍穹之下》,西方国家上世纪能源结构从煤炭能源逐渐转化为化石能源就可见一斑。
3、燃油汽车尾气污染无非就是硫氮氧化物,但是电动汽车因为火力发电的因素,他的污染远比燃油汽车尾气污染更大,而且蓄电池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突然污染源,全国人民都使用电动汽车,呵呵,每当想到一到冬天北方地区天天的雾霾,你就能知道这就是烧煤供暖带来的。
4、电动汽车要想有未来,蓄电池方面首先要有革命性的突破,其次就是发电要以核电或者更加技术先进的发电技术得到突破才有切实的可能。
把纯电动车当作新能源车来发展,企图替代燃油车,显然就是世纪***,是美国做局的天字一号***。六个问题:第一,什么时候见过美国的高新技术推广给他国?中兴就是现成例子。第二,特斯拉在美国10年巨亏,咋要到中国办厂?第三,中国消费者连保健品包治百病都信,新能源车竟然给了补贴也卖不动?真邪了。第四,锂电池自重咋解决?90kw的配置,也就相当于2.0排量吧,那电池该有300斤了,少拉两人。第五,充了电几天不开动,电池是必然馈电,咋办?第六,电池在低温下是不正常工作的,冷天儿咋办呐?至于电厂的耗水***和排污,让专家去论证吧。
网络上老是充满着各种“阴谋论”,对这种观点我也见过不怪了,如果电动汽车是***的新能源汽车,恐怕再也找不到什么上真的新能源汽车了,所谓新能源汽车,不外就是区别于传统石油形式类的能源,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是最明显的代表,甲醇,生物燃料这些当然也算了,但是这几年都没有见到多少冒泡的了,汽车电动化,基本上是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了,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最终输出也是靠电动装置,也算是电动车,所以如果说电动车是***的新能源汽车,你是无法找到取代汽油车的装置了,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认为电动汽车不是新能源汽车的人,不外就是认为电动汽车不环保而已,重点应该是纯电动汽车不环保,因为他们认为电动汽车是二次能源使用过程,中间存在浪费,实际上国外已经很多人通过数据分析过了,结论是电动汽车用电过程是非常环保的。以前也回答过类似问题就不在细节上继续说明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相关数据。
很多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电能来源于烧煤,烧煤过程中污染很厉害,实际上人类获得能源的过程,都会有污染的,太阳能没有污染吗,一样很严重了,生产多晶硅这些产品过程中一样有污染,风能没有问题吗,一样有的,生产风车过程一样有消耗能源带来污染,而风车还会对一些飞鸟带来杀伤力。核电也非常不安全,至于生物能源,据说占用地方,引起粮食价格上涨,而且效率低,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是绝对完美的。
本身能源的利用过程,就是一个进步过程,几十年前大家都烧煤,都用油,现在有了太阳能风能核能慢慢补充了,而且这些能源占的比例在不断升高,人类一直在进步,相信有一天,中国会完全没有烧煤发电的装置的。
另外,就是烧煤发电,它也是几种管理发电的,污染物可以集中管理,一起处理排放,而汽车尾气是分散开管理的,很难管控,这个就有很大差别了。